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
B.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C.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
D.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由于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
考点: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右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无丝分裂也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子细胞中染色体不变,C错误。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D错误。本题选B。
考点:无丝分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由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未离体的已分化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化贯穿了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分化是由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已分化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前提条件是离体;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了改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甲是真核生物细胞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③是RNA聚合酶
B.乙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组成
C.图中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D.②中含有的密码子共有61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甲图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图中②是mRNA,其上控制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共有64种;③是RNA聚合酶;乙图上面的一条链是DNA模板链,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下面的一条链是转录合成的RNA链,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所以乙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组成。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转录过程和密码子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转录过程示意图,考查转录过程和密码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赫尔希(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巧妙的利用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的特性来研究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完全分离,可以单独的研究二者的功能,B项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确定会裂解宿主细胞,但这并不是实验成功的原因,A项错误;即使不裂解宿主细胞,只要有办法提取出子代噬菌体,也完全可以按照原实验的方法进行离心以及放射性检验,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