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 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岭17%的样品
C.含腺嘌吟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含有3个氢键的G—C碱基对结构较稳定。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其DNA分子结构较稳定,因此所含的G—C碱基对比例较高,故本题选B。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了碱基对与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双链DNA分子中,已知其中一条链中(A+G)/(T+C)=0.4,那么以它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U+C)是
A.2.5
B.1
C.0.4
D.5.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则以它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U+C)与该链中(A+G)/(T+C)的比值相等。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点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红苋菜叶片呈红色,是液泡中的色素所致。将新鲜的红苋菜叶片放入蒸馏水中,水无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这些叶片,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色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液泡在的色素进入蒸馏水中,说明原生质层在盐酸的作用下失去了选择透过性,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需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发生
③没有成形细胞核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A.全部正确
B.两项正确
C.四项正确
D.全都不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进行光合作用。①错。需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发生,如蓝藻没有线粒体也可进行需氧呼吸。②错。没有成形细胞核结构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③错。不同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④错。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
C.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D.甲细胞的中心体复制,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甲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后期和中期;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正确。 ???
B.甲、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2;乙染色单体数目为0;错误。
C.该生物是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错误。
D.间期中心体复制,甲细胞的发出纺锤丝形成了纺锤体;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的过程。
点评:本题相对常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