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与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茵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 ]
A.从结构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自养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⑤是生产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在锥形瓶内装入一定量液体培养基。接入N0个乳酸菌之后密封,放在25℃恒温箱中连续培养若干小时,期间每30min测定一次菌数,测得数量变化曲线如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乳酸菌以_______方式繁殖,这是_________类生物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
(2)用N表示总菌数,N0表示初始菌数,t表示增殖世代数,乳酸菌数量增长的数学表达式为N=N02"(假定生长条件理想稳定)。在理想条件下,乳酸菌每30min繁殖一代,按上式计算,当N0=1000时,连续培养5h,总菌数可达____个。
(3)在实际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与理想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不同。如果5h前的总菌数等于活菌数,请在上图中右面将5h后活菌数的变化趋势用曲线表示出来。造成菌群密度变化的外界因素是____。
(4)培养基中不断产生的乳酸来自乳酸菌的____________作用。
(5)实验过程为什么要在25℃的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1)分裂生殖? 原核(或单细胞)
(2)1024000
(3)所绘曲线呈下降趋势即可? 营养物质减少
(4)无氧呼吸(或乳酸发酵)
(5)25℃时有利于发挥酶的催化功能(或25℃时酶的催化效率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种微生物在甲环境中体内含有a、b、c、d等酶、在乙环境中含有a、b、c、e等酶,假若该微生物在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均能生长良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乙两处不同的环境使微生物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合成的酶的种类出现差异
B.酶d、e的产生,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C.d、e是诱导酶,它们的合成与甲、乙环境中存在的诱导物有关
D.a、b、c是该微生物一直存在的酶,所以是组成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________的功能丧失;乙中酶______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_______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___________(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_______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_________(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________,使X排出菌体外。
参考答案:(1)b? a? c? 不同? 基因? 甲
(2)甲产生的中间产物1供给乙,使乙能够合成X,保证自身生长产生菌落(答案合理即可)
(3)通透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