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下图示生物圈中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生物群落。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则A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完成①过程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2)指出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__________________。
(3)若C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由A经④过程供能比例为x,则按最低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C增加能量10千焦,则A至少需要含有能量______千焦。
参考答案:(1)生产者? ? 分解者? ?太阳能? ?CO2? ?有机物
(2) A、B、C应都有箭号指向大气中的气体X
(3)y=100a-90ax
(4)5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移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
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为氮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中通过生物固定的氮素远多于其它途径固定的氮素
B.进行②过程的生物在氧化氨时需要氧气,所以它的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
C.进行③和④过程的生物分别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⑥过程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进行,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循环流动
B.逐级递增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传递效率是5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