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丝分裂能保持细胞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A.在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B.在前期形成纺锤体
C.在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
D.在末期形成赤道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赤道板是一空间位置,不是具体的细胞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个双链DNA分子,G+C占全部碱基的42%,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 占26%,C占20%,那么互补链中的A占该互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42%
B.28%
C.32%
D.2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C+G在整个分子中所占的比例与DNA分子任一条链上C+G所占的比例相同,所以链中A+T=1-(C+G)=58%,A占26%,T占32%,所以互补链中A=32%,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碱基互补配对的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有纺锤体的出现
B.都会进行着丝点的分裂
C.都具有染色体复制的过程
D.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性: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是细胞增殖方式,都能产生新的子细胞。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DNA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是减数分裂特有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团(远离腺苷的那个)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为ADP,同时释放能量
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 (远离腺苷的那个),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ATP简式A―P~P~P可知,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当在酶作用下水解时,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形成ADP和磷酸,该键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从而保证能量的释放和储存。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和重新形成,不参与能量代谢。 ?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分子结构和利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中信息“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可知,Na+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这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当Na+运入细胞液后,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使植物更好地在盐碱地生活。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和细胞的渗透吸水。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