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培育,发育成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株的
[? ]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种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
(2)若用培养基(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培养纤维素分解菌还必须加入____作为该菌的______。
(3)近几年植物组织培养已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开辟了令人振奋的众多新领域。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_______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其培养基应包括_____、蔗糖、维生素、水等营养物质,还应加入______和______作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4)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要进行壮苗锻炼,目的是让其获得植物表面的蜡质和角质层等保护组织,并提高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1)平板划线法
(2)纤维素 碳源
(3)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无菌 ?矿质元素?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4)气孔的关闭功能 ?叶绿体的自养能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连线题 (选做题)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________。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_________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________以便进行筛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_______再包裹合适的________等。
参考答案:(1)人工合成? 同种限制? 质粒(或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等)? 标记基因
(2)脱分化(或去分化)? 胚状体?人造种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
B.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D.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