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0.01mg,但雄蛾仍可对其做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Karrison和L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物质,是向同种昆虫中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可影响它们行为的化学信号,故称为“信息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了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上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染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国外应用“迷向法”对森林大害虫舞毒蛾的防治是比较成功的。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99%以上,交配率和虫害均下降20%左右。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做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___信息。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
(3)微量的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蛾的反应,说明引诱剂具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_____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2、选择题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植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处于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状态
3、选择题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下列对图中甲、乙、a、b可能代表的含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夜间植物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的气体交换,a、b为O2和CO2
B.图示可表示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若a代表促进,则b代表抑制
C.图示可表示人体内环境中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若甲中蛋白质较多,则a、b可代表葡萄糖和CO2
D.图示可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如果a、b代表信息的种类,则a、b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选择题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躲避捕猎。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5、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