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分别能够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C.都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
D.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一定是分解者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属于考纲分析比较层次。从成分看,两者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因而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从结构上看,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从功能看,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只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故B项错。但叶绿体和线粒体并非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原核生物中蓝藻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某些细菌无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既没有叶绿体又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可能是生产者(如蓝藻),也可能是消费者(如寄生性细菌)或分解者(如腐生性细菌),故D项错。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能为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活化能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C.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的变化没有关系
D.酶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活性的改变或丧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A错;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因此B错;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故C错;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时,活性随之也发生变化,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和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②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死亡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只有活细胞的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成熟植物细胞在硝酸钾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题目中“一段时间后”,可能已经发生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1和400 mmol·L-1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某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1 。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D.细胞吸收M时所需要的能量供应不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反映出的信息是同一种小分子物质,浓度不同,但某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一样,说明低浓度下已达到了最大的吸收速率,因此这时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所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粒分裂的区段有

A.A—B和K—L
B.D—E和J—K
C.H—I和J—K
D.E—F和K—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H代表的是减数分裂,H—I是受精作用,I—M是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和有丝分裂后期J—K,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选B。
考点:细胞分裂的特点。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需在理解细胞分裂过程的知识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