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实验证明任一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RNA的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是DNA病毒遗传物质是DNA,A是针对自然界中所有生物而言的,A选项错误,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C选项正确。生物可产生遗传变异,而不是DNA产生遗传变异,D错误。
考点: 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点评: RNA的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具细胞结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催化
C.④⑤过程形成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过程①②③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人体的全部性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所有体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此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相同,故A选项正确;过程①、②分别为转录和翻译过程,需要相应的酶来催化,但tRNA不具有催化的作用,故B选项错误;④、⑤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即根本原因是DNA不同,故C选项错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途径:⑴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①②③,⑵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①②④,故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人体唾液腺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不涉及到
A.DNA复制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C.信使RNA的合成
D.细胞的呼吸作用和ATP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是转录翻译的产物,不涉及到DNA复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从细菌表面脱落,导致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如果对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通过半复制保留产生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从而使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故本题选C。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标记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A.(2n-1)M
B.M(1/2q-1)
C.(2n-1)M(1-2q)/2q
D.(2n-1)M/2nq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DNA中T和G共占碱基总数的1/2,即一个DNA中G有(1/2-q)M/q=M(1-2q)/2q,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M(1-2q)/2q。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