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连线题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不但引起气候暖化,而且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还导致海洋酸化。这两种变化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

(1)珊瑚所受破坏尤其严重。珊瑚由珊瑚虫不断增殖堆积而成,因其体内生活着虫黄藻而呈现美丽颜色。据甲图,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关系是__________。即使背光面有充裕的空间,珊瑚也只向向光面扩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这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珊瑚礁如果消失必将导致____________锐减等环境问题。
(2)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海水酸化。乙图表示在酸化的海水中,动物细胞除了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直接将多余的H+泵出去,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
(3)假设海水pH在千万年尺度上缓慢变化,某种生物有望不断进化从而适应酸性环境,这实质上是该生物种群不断保留和积累_____________的过程。
(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的形式循环进行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为此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1)互利共生? ?虫黄藻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的生长提供有机物?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2) HCO3-(缓冲物质、缓冲、缓冲液或缓冲对)
(3)耐酸基因(有利于适应酸性环境的基因或抗酸基因)
(4)CO2? ?全球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答案:(1)30%?
(2)800? ?偏大
(3)生长、发育和繁殖
(4)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乙→甲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不属于这种做法优点的是
[? ]
A.改善了土壤结构
B.增加土壤生物的丰富度
C.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D.使植物能更好地利用有机物中能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