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的传导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
静息状态时电位是“外正内负”,不是零电位,B错误;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考点:兴奋传导和传递
点评:理解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个以骨骼肌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损伤,其他环节正常,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瘫痪
C.有感觉但肌肉瘫痪
D.失去感觉但可随意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传出神经受损肌肉就不能运动,但是刺激会被传给感觉神经中枢产生感觉。故选C。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对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如果横坐标表示氧气浓度,则纵坐标能表示人神经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速率
B.图2中ab段和bc段都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C.图3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C对应的浓度
D.图4中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时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神经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在氧浓度为0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提供少量的能量,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较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速率逐渐加快,提供的能量增多,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加快,A正确。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所以图2中b为分裂期,c为分裂间期,bc段不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B错误。图3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单侧光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应低于B,C错误。图4中,农药的选择作用淘汰了大部分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所以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时的百分比,D正确。故选AD。
考点: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细胞周期、生长素的作用原理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电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某一区域,可观察到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那么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
A.神经中枢
B.效应器
C.感受器
D.传入神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以下有关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的说法中有几项是错误的?
①我国东海曾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②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但一定有线粒体
③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复杂的动作,仅仅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就已经完成
⑤发生“生物入侵”时,外来种的种群在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
⑥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农药诱发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故①正确;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也可能是自养需氧型生物,故②错误;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复杂的动作,是反射的结果,故③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故④错误;发生“生物入侵”时,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种群可能呈“J”形增长,故⑤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农药起着选择的作用,故⑥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