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两极距离相等),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已知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计中正电荷移动方面一致,则微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为

A.微电流计只往左偏转一次
B.微电流计只往右偏转一次
C.微电流计先往左偏转一次,再往右偏转一次
D.微电流计先往右偏转一次,再往左偏转一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兴奋部位动作电位为内正外负,未兴奋部位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先传到左侧电极处,左侧为内正外负,右侧电极处为内负外正,正电荷从右传至左,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待兴奋传至右侧电极处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时,左侧电极处已恢复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正电荷从左传向右,指针向右偏转。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矿工中有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却不能产生分解硅尘的酶。硅尘进入体内可破坏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通透性改变,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关于此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
B.硅尘可能破坏溶酶体膜,其内的水解酶释放,破坏细胞通透性
C.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该疾病的发生,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吞噬细胞吞噬硅尘,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硅肺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异常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分解硅尘的酶,这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传导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这表明神经冲动能传到大脑,但不能传导效应器,所以,麻醉剂阻断的位置是③传出神经。C正确。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液体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
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
D.②中的CO2浓度比③中的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②、③、④中的液体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其中的HCO3-、HPO42-有关,A正确;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可以作为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的物质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CO2从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自由扩散的规律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D正确;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但淋巴中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C错。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知识的要点的理解、识记能力、识图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T细胞,②病原体,A淋巴因子
B.①传人神经,②肌细胞,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索
D.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如果①T细胞,则A是淋巴因子,②是病原体入侵的细胞,即靶细胞;如果①是传入神经,A是神经递质,则②应当是神经中枢;如果①是下丘脑,②是垂体细胞,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如果①是小肠黏膜,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进②胰腺的分泌。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模型的方式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内容。第一个模型与第二个模型不完全一样,第一个模型的中间环节是血管,就界定了该模型是体液调节模型;而第二个模型可以代表多种调节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