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杆品种与感病矮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假设该植株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
(2)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3)基因重组? ?1/8?
(4)基因频率的改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

(1)第①种方法属于_________,其变异原理为______。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种方法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类型。这种方法与第①种方法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
(3)第③种方法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方法②与③依据的遗传学原理都是_____________。
(4)第④种方法是_______育种。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
(5)第⑤种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采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可以表达丙种微生物的某些遗传信息,其表达过程是___________。该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___________,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它们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的__________都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2)2n?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染色体变异
(4)诱变? 种子萌发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5)
?密码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B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参考答案:(1)AaBB、Aabb、AABb、aaBb
(2)抗寒晚熟? F2(或子二)
(3)数目? 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4)①.42? ?②.2? ③.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pag 91ExAM.orge-]
1、选择题 不同品种间杂交,通过对后代的选育可以获得新品种。这类新品种是通过_____而产生的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2、选择题 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上相同
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3、填空题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杆品种与感病矮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假设该植株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
4、连线题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⑤⑥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由AaBb得到⑤Ab个体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过程⑥的处理方法是用__________处理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原理为__________。
5、选择题 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①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F1
B.过程②为有丝分裂
C.过程③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
D.过程④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