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关于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验证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是否对幼苗施加赤霉素溶液是该实验的单一变量
B.如果对幼苗1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
C.实验小组如果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可以提出两种假设: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
D.幼苗1和幼苗2可以来自不同种类、生长状况不同的植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题干中的实验是验证实验,单一变量是是否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如果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幼苗1,则取自该幼苗的胚芽鞘中生长素含量高,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情况类似于向光生长)。图2表示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若继续进行赤霉素影响植物生长的实验,可以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实验假设有两种: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该类实验中,幼苗的生长状况、植物种类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就违反了单一变量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浆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抗原只能引起机体产生一种抗体
B.一种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但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太空和地球上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d>a>b>c,④生长最快
B.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d>c=b,②③生长快
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长势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不受重力影响,所以c侧的生长素浓度=d侧的生长素浓度。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a侧的生长素浓度>d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较之下:a>c=d>b,①生长最快。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E只要与相应的Y结合就能进行过程a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c引起的免疫应答比过程a引起的免疫应答快且强
D.人为接种Y从而引起细胞E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模型和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由图可知,这是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Y为抗原,E为B细胞,F为记忆细胞,G为浆细胞,X为抗体,过程a为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b为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c为二次免疫。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当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分子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他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细胞便被致敏了,准备开始分裂。但还必须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而产生更多的抗体,二次免疫比第一次免疫更迅速、更强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故错误的说法是A。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C.④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⑥过程属于效应阶段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分化;本题是体液免疫,b是T淋巴细胞、c是B淋巴、d是浆细胞、X是抗原、Y是抗体;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是分化的结果,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形成的细胞的蛋白质种类不同;膜上的糖被有识别作用,①②③⑥过程要识别,⑤是抗体分泌;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是抗原的吞噬、处理和呈递,反应阶段是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效应阶段是抗原的清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