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过程分别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C.该育种过程说明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
D.该育种方式只涉及细胞工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②过程为脱分化,③过程为再分化,A错误。愈伤组织细胞通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B错误。该过程说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具有表达的潜能,C正确。①过程为基因工程,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A.全部正确
B.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C.有两种说法正确
D.全都不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下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表示复制起始位点,“→”表示复制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聚合酶参与此过程
B.此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C.此DNA分子来自叶肉细胞
D.此DNA分子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A正确。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方式进行;B正确。由题干“下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推知该DNA分子来自原核细胞,为拟核区域的环状DNA分子;C错误。由图示可知此DNA分子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一块从未种过豆科植物的贫瘠土地上种植大豆,为提高产量,下列措施最具生态效益的是
A.加施氮肥
B.合理密植
C.根瘤菌在土壤中广泛分布
D.故无需施肥
E.播种前在避光条件下进行根瘤菌拌种
F.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土壤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氮素:一条是含氮肥料(包括氮素化肥和各种农家肥料)的施用;另一条是生物固氮.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播种前,将豆科作物的种子沾上与该种豆科作物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显然有利于该种豆科作物被相应的根瘤菌侵入.特别是新开垦的农田和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中,根瘤菌很少,并且常常不能使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更需要进行根瘤菌拌种.经过根瘤菌拌种的豆科作物,不仅能够明显提高粮食产量,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ATP合成酶是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它由两部分组成,F0为嵌入生物膜的疏水端,F1为生物膜外的亲水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合成酶与ATP的共有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一磷酸腺苷(AMP),AMP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ATP合成酶存在于原核细胞细胞膜,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生物膜上;构成这些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亲水端
D.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ATP水解供能,此时肌肉细胞中ATP合成酶没有活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TP合成酶是蛋白质,与ATP的 共有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A正确;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一磷酸腺苷(AMP),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腺苷,可以作为RNA的合成原料,酶的本质包括蛋白质和RNA,所以AMP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原核细胞细胞膜,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生物膜都可以合成ATP,所以有ATP合成酶的存在;构成这些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亲水端,C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ATP水解供能,但是ATP含量很少,需要不断的合成,因此此时肌肉细胞中ATP合成酶活动旺盛,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