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2、选择题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
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在生产狂犬病毒疫苗时,可用灭菌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
C.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狂犬病毒,导致狂犬病毒裂解死亡
D.注射狂犬疫苗的目的是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3、选择题 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NaHCO3可与k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4、选择题 乙酰胆 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 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⑤、⑥和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实验结果 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
D.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消除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选择题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
B.降低、乳酸
C.升高、CO2
D.升高、乳酸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