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B.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将会分解糖原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
C.糖类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的主要以化学能形式存储在ATP中
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各种氨基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B.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可知,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7—10%,组织液或淋巴中微量,所以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或淋巴,④是细胞内液,③属于组织液或淋巴,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所以B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d点和e点的兴奋是不同时发生的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则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A正确。d点先兴奋,然后通过突触兴奋传递到e点;B正确。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前膜;C错误。因为兴奋不能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则电表①两侧没有电位差,不偏转;兴奋先传递到电表②的左接头,偏转一次,再传递到右接头,再次产生电位变化,共偏转两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如缩手反射,感受器在皮肤,效应器为肌肉。B错。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反射弧、神经系调节、反射等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B.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
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D.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吞噬、消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特异性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但是非特异性免疫能起作用;故A错误。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成熟,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减弱;故B正确。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故C错误。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