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C.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D.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O~A段间期表示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错误。
B.O~A段间期中心粒复制,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正确。
C.细菌属于原核细胞,B~C段细胞处于中期,相比两者没有核膜和核仁;错误。
D.C~D段是后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错误。
考点:有丝分裂的特点。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当细胞外葡萄糖或氨基酸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时,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仍能进入细胞。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说明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
B.这说明主动运输既能将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也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
C.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时不需要细胞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逆浓度进入细胞时需要
D.此现象表明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进出细胞与浓度无关,所以它们的运输方式应为被动运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故A错。将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为被动运输,故B错。当细胞外葡萄糖或氨基酸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时,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仍能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故C正确。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进出细胞运输方式应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适宜比例
B.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
C.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会大不相同
D.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故A正确;去除细胞壁之后获得的原生质体能表现出全能性,故B错误;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遗传性的差异,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故C正确;植物的愈伤组织经过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许多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h,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W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显色后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④木塞处所显颜色与前期暗处理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X处可光合作用,Y处不能,因此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Y处缺少二氧化碳,木塞夹着的叶片缺少光和二氧化碳,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碱基
D.脱氧核苷酸
E.脱氧核糖
F.碱基
G.磷酸
H.核糖核苷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但题干问得是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的产物,因此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