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加快生根
B.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C.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促进茎的生长作用。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是果实的成熟过程,是乙烯的调节作用特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生长素类似物等植物生长凋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不可用于
A.生产无子番茄
B.作除草剂
C.解除顶端优势
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4、促进生长,5、高浓
度的生长素作除草剂。
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去除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则促进侧芽生长;故选C。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三亚在进行三角梅的扦插中,发现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组学生测量了在不同温度下10天内种子的发芽数,实验组的温度是25℃,而对照组的温度是18℃,他们把实验所得数据绘制成下图,你认为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种子的种类
B.萌发的时间
C.温度
D.种子的发芽数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是温度不同,检测的指标是种子的发芽数,即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种子的发芽数。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农业生产中为了解除顶端优势,经常采取的措施是
A.摘除顶芽后不做任何处理
B.摘除顶芽后,在顶芽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C.不摘除顶芽,在顶芽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D.不摘除顶芽,在侧芽处涂抹高浓度的生长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