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后的结果。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戊是分解者)。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箭头代表能量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数值单位:105焦/m2/年)

[?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甲→戊→乙→丙→丁
B.能量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6%
C.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约有7.3×107(焦/m2/年)未被消费者同化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图中所有GP之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连线题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并消灭之,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水稻和鱼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水稻通过_________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4)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价值。
(5)画出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注意:在图中用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方框中写出具体生物,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生理过程的名称)

(6)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了各种生态农业生产体系。试述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捕食、竞争、寄生
(2)生产者和消费者
(3)化学
(4)直接使用
(5)见下图

(6)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无污染、低成本,提高能量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下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氯循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______,水生植物中能完成①②过程的是_______。
(2)碳、氮共同参与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的组成为_________等。③④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3)微生物C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如果水中的单细胞藻类种类很多,且数量很大,表明水体的污染物是_________;如果开始时较短时间内水体中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捕食细菌的草履虫)数量极多,表明水体的污染物是________。
(4)对该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输入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也可能部分来自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化学能
B.物质循环中伴随着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但能量最终以热能散失,不能循环利用
C.能量只能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食物链中流动
D.该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倒置
E.在该系统中,水生动物均为初级消费者
参考答案:(1)溶解氧? 固氮蓝藻
(2)ATP、NADPH和酶? 氧气和有机物? 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3)自养需氧型? ?N、P等无机物? ?有机物
(4)C、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连线题 下图所示为某地农村牧渔生产系统初级模式的生态农业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考虑鱼池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________等。从生态系统类型上划分,该生态系统属于______生态系统。
(2)若考虑森林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_____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3)生态农业设计是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的前提和依据。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在分析调查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假若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你认为这个设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_________。
参考答案:(1)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湿地
(2)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及功能
(3)①研究设计合理的食物链组成(合理巧设食物链);②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③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或实现可持续发展或“原料—产品—原料—产品”;④设计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抵抗力稳定性;⑤提高整个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⑥绘制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⑦写出设计报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C.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加
D.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