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
B.衣藻、衣原体都有细胞壁,前者可用纤维素酶去除,而后者不能
C.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细胞周期,但它们的组成成分都能不断更新
D.酿脓链球菌的蛋白质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它们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和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B.图中B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C.图中C、D代表传递电子的物质,E代表H2O
D.图中F代表NADPH,G代表NADP+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主要依靠的就是色素和一系列电子传递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D.若在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曲线a表示酶量减少后反应速率下降;故A正确。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为反应物浓度;故B正确。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所致,此时温度已经是最适温度,如果升温只会使反应速率下降;故C错误。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底物浓度、酶、温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你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内液泡的颜色和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①变深 ? ②变浅 ? ③不变
④起始颜色→变深→再变浅 ? ⑤起始颜色→变浅→再变深

A.①c
B.③a
C.④d
D.⑤b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再现实验历程和分析图解的能力。本实验的实质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全过程,其包括三次观察,第一次观察正常的洋葱表皮细胞,第二次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观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故紫色液泡的颜色变化经历了起始颜色—变深—再变浅或起始颜色的过程,在此全过程中,液泡体积经历了由大到小再到大的过程。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艾滋病病毒的RNA含碱基A23%、C19%、G31%,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A的比例为
A.23%
B.25%
C.31%
D.5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配对碱基之和的比例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互补链、和转录形成的相对应的碱基之和的比例均相等,所以在双链DNA中A+T=50%,A=T,所以A占25%。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