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项措施的目的主要是
[? ]
A.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B.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C.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2、选择题 下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为增长型的是
[? ]
A.
B.
C.
D.
3、综合题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地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 __。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4、连线题 图一、图二分别是大兴安岭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的种群密度变化速率为______株/(100m2·a-1)(以“+”代表增加,以“-”代表减少),以此变化速率估计到1995年,红松的种群密度将是_______株100m2。
(2)图一中哪一阶段所对应时间内种群的变化最明显?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A→B? b.A→C? c.B→C? d.无明显差别
(3)图一中红松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通常是采取______(方法)调查获得的。
(4)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空间? b.营养? c.迁移? d.季节变化? e.人为改变环境
(5)图二中A、B过程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如果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表示不同的成分,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5、选择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发生变化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