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生物B处于最高营养级
B.图乙所代表的种群数量在t2时达到最大值
C.图丙中种群在c-d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图乙中t1-t2与图丙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
2、选择题 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km2,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88只/km2
C.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km2
D.由于动物活动能力强,故不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选择题 在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小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的出生率
4、选择题 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5、填空题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