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进行暗反应,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C.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D.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中类似于植物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B段有光照无CO2,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有机物,A正确。BC段由于有AB段产生的[H]和ATP,又有CO2,就能生成大量的有机物,B正确。随着时间推移,AB段产生的[H]和ATP被消耗完,CD段由于黑暗无光,导致暗反应不能进行,C3含量也增加,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者之间的纽带是ADP
B.细胞呼吸是放能反应
C.ATP水解是放能反应
D.光合作用是吸能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吸能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分子势能小于产物的分子势能,比如光合作用;
放能反应是指反应物的分子势能小于产物的分子势能,比如细胞呼吸;二者之间的纽带是ATP;ATP的水解属于放能反应,故BCD正确;选A
考点: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点评:识记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及其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纸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纸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中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光。用碘(碘液遇淀粉变蓝)处理后,有光一侧呈蓝色,无光一侧不呈蓝色,说明有光一侧有淀粉产生。叶绿素、CO2、氧气属于无关变量,通过本实验无法证实①③④。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活性与温度和pH无关
B.催化淀粉水解的酶对蔗糖的水解也有作用
C.一个酶分子只能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毁坏了
D.若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则酶的功能将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活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活性都会丧失,A错误;酶的主要具有专一性,因此催化淀粉水解的酶不能水解蔗糖,B错误;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本质和质量不变,因此可重复使用,C错误;故本题选D。
考点:酶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酶的特性,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其在人体的内外都能起作用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阶段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