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将按照图1方式取得的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溶液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mg/L的A溶液为促进切段伸长的最适浓度
B.避光培养可以增加切段中生长素浓度
C.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
D.浓度为0.1mg/L时的两次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应重复实验查找原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形分析,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的浓度为1mg/L,所以最适浓度在0.1mg/L——10 mg/L之间,A错误;生长素的合成与光照无关,B错误;要保持切段的活性,必须提供现成的有机物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所以生长素类似物就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先放置在水中一段时间将切段中使原有的激素减少或消失,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错误;对实验数据偏差过大的一般就如实填写,然后再重复该组实验使得到的数据更可靠,D正确。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即使再次进入人体内,也不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B.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胞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杀死T细胞所致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原即使再次进入人体内,也不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浆细胞是不识别抗原的细胞,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胞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是过敏反应结果,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杀死T细胞所致的人体无免疫能力而引起其他病原体感染而死亡的,所以C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桥梁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是借助于内环境进行,,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所以D选项正确。A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错,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B错,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
考点: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
点评:体内细胞只有借助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才能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人体呼吸中枢在大脑皮层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机体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调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但它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考点: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示意图。对这一图解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能促进①、③过程
B.在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⑤过程所需的酶
C.在乳酸菌体内,当④过程加强时,⑤过程会减弱
D.在生物细胞内发生的④过程不需要H2O作反应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表示食物的消耗吸收,②表示糖原分解为葡萄糖,③是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在人体内,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能促进②过程,使血糖浓度升高,故A错误;③、⑤表示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故B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C错误;④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第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需要水参与,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