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④代表突触后膜
B.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⑤内的液体是血浆
D.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是受体蛋白,也是离子通道,②是神经递质,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其内液体属于组织液,⑥突触小泡,所以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渔业生产上,人们常采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促使鱼类排卵,这是由于垂体内有
A.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进排卵。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亢患者是由于激素③分泌过多
B.由于缺碘造成激素①和②分泌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协同效应的激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甲亢患者是由于激素③分泌过多,故A正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缺碘会使激素③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导致①和②的分泌都高于正常水平,故B正确;图中共有2处箭头(③→下丘脑和③→垂体)表示反馈调节,故C错;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协同效应的生长激素,故D正确。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是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病毒未入侵人体前,T细胞处于未激活状态。当病毒入侵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被激活,然后就会迅速通过有丝分裂而大量增殖以发挥免疫效应。相对于未激活的T细胞来说,激活后的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了。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较小。但蛋白质等胶体物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能直接影响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水的交换,对维持正常血液量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