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p;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其中第34题、第35题为必答题,第36 题为选做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 ,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
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1)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6分)
35. 材料一 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材料二 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的两类。目前,我国劳 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较晚,其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 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在图4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6分)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6分)
36.【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 统治者要想更好地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就应将其权力严格限制于立法职责,而 让资本自我寻找最有利可图的渠道,让商品自我发现其公平价值,让努力和智慧得到它们应得的回报,让懒惰和愚蠢受到上天的惩罚,并且要做到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财产、减少法律成本、严格控制国家部门的花费。政府的职责应仅限于此,而人民大众有把握把其他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托马斯·贝宾顿·麦考利
材料二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家仍有用武之地。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将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而逐渐消除,市场经济的优点将持续保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 (6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 (6分)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原加盟共和国之一的A国建构了以三权分立为特点的政治体制,总 统、议会和政府之间频繁发生权力之争,无休止的内耗让国家元气大伤,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欧盟东扩过程中,欧盟要求申请国按照欧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标准改造其政治经济体制。围绕入欧之争,A国地区间、民族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国内分裂不断加剧。
材料二 2015年1月,A国东部地区冲突加剧。 虽然欧盟与美国在扩张西方势力的总体 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但面对A国危机,欧美主张各异。 欧盟力主以和平方式化解危机, 与该国、俄罗斯磋商缓和紧张局势的方法。2月,长期政治解决A国危机及其东部地区停火的新协议得以达成,该国危机暂时缓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照搬他国的政体。 (6分)
(2)结合材料,谈谈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 (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4” 活动中,“法” 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
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 保留程度就越高。“法” 字古代写作“灋” 。“灋” 从“廌” (zhì佻),“廌” 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 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 从“水” ,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 中包含“去” ,“去” 即是“弃” 、“逐” 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 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 字字形,“廌” 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 、“去” ,至今仍是“法” 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6分)
(2)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请列举两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分别简述其在促进市
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4分)
(3)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
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8分)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1.C 2.D 3.C 4.A 5.C 6.B 7.D 8.D 9.C 10.B 11.B
12.D 13.C 14.C 15.A 16.A 17.D 18.B 19.C 20.B 21.A 22.D
23.D 24.A 25.A 26.B 27.D 28.C 29.A 30.D 31.D 32.A 33.A
二、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34.(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关注民生改善,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积极履行了组 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或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了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注重意见反馈,做到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35.(1)①商品1、商品2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40%、200%。
[计算过程]
商品1:[(42-35)÷35] ÷[(50-100) ÷100]=-40%
商品2:[(30-20) ÷20] ÷[(120-160) ÷160]=-200%
②商品1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2属于资本技术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