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2月11日,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22次全会上,中国城市南京在投票表决中战胜欧洲古城波兰的波茨南,成功获得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网站。请你审核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
A.图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图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图3: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r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D.图4: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覆灭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
D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选项可知ABC都不是三大战役的意义,只有D符合提干。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到,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以后,他们先是寒喧,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维新党。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
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题目设问指明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材料中的“维新党”即革命党,明确这一点很重要,鲁迅故乡的人大骂革命党,说明不了解革命到底要干什么,不了解当然是由于革命派缺乏对革命的宣传,所以应选B项。此题容易错选A项,因为这一项是我们经常说的革命失败原因,本题反映的问题不是群众没有参加革命的问题,而是抵触革命,比没参加更严重,所以A项不能说明充分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并制订民主革命纲领 ②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 ④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中共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注意题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时间限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①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排除,②是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从具体国情出发,探索革命新路,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主权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④“团结抗战,共赴国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理解题干中“国家观念”的含义,它包括对外和对内两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四点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