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A.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结果
C.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
2、判断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3、判断题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反侵略角度看这场战争的特点不包括
[? ]
A.政府消极抗战和爱国官兵积极抗战相交错
B.陆战和海战相结合,决定性战役多为海战
C.官兵积极抗战和近代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相交错
D.清政府战败赔款割地和中国人民继续抗日同时并存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
回答:
(1)列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美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2)“树上的伙伴”、“果园的主人”分别指谁?
(3)“发生纠纷”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4)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5)美国出来调停的目的何在?
5、判断题 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
A.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旧传统仍有影响
C.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D.文化氛围浓郁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