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新中国以安理会五个成员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是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天为后,皇后正式易人。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她(武则天)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馋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高宗曾下诏实行……?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十二事”的内容及作用。(9分)
(2)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6分)
参考答案:此
(1)内容:重视农业生产;强调德治孝道;提倡节俭;主张纳谏和规范用人制度。(答出一点即可)(3分)
作用:为以后取得政权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分)
(2)由于武则天的举措冲击了传统门第观念,打击了反对派和门阀势力,所以遭到长孙无忌、骆宾王的指责,此二人的评价立足于门第观念和本阶层的利益;(3分)司马光主要评价了武则天的用人措施,既指出她为巩固统治地位而笼络人才,又肯定了其做法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3分)
本题解析:
(1)劝农桑、薄赋徭——重视农业发展;息兵,以道德化天下、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重视德治孝道;;南北中尚禁浮巧——提倡节俭;省功费力役——减轻徭役;广言路、杜馋口、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规范用人制度。提高武则天的政治影响力,为以后取得政权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武则天出身低微,不拘一格用人才,冲击了传统门第观念,遭到遭到长孙无忌、骆宾王的指责,此二人的评价立足于门第观念和本阶层的利益;司马光评价武则天的用人措施,主要两方面的作用,为巩固统治地位而笼络人才,又肯定了其做法有利于选拔杰出人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这说明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
A.“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是否继承儒学正统以治理国家
C.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D.是否从人的主观世界去寻求“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荀子总结吸收百家思想,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使战国儒家思想蔚然大观。以下符合荀子思想主张的有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③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是清代唐甄的言论,所以排除掉含④的选项,选C,①②③都是荀子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时间为1912—1919年间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即可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原因即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