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电影《喇叭裤飘荡在1983年》以山青水秀的小镇为背景,反映了那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希望能穿着流行的喇叭裤和暗恋的女孩跳着流行的迪斯科。当时喇叭裤、迪斯科的流行说明了(?)
A.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B.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C.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演变获得成功
D.西方国家对中国展开文化侵略
2、判断题 (25分)
时?间
| 尼 克 松 访 华 行 程
|
1972月2月17日
| 尼克松及夫人一行,乘“空军一号”离开白宫,先到夏威夷停留数日。
|
1972年2月21日
| 11:30到达北京,机场与周恩来总理握手,被尼克松本人称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之后尼克松在中南海会见毛泽东。当晚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尼克松一行。
|
1972年2月23日
| 与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会谈。握手之后,尼克松帮助周恩来脱掉呢子大衣,这个镜头轰动一时。
|
1972年2月24—26日
| 尼克松及夫人等一行人登上长城,游览故宫;随后尼克松一行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专机前往杭州。
|
1972年2月28日
| 尼克松和周恩来一同飞往上海,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上午10时离开上海回国;中美政府正式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请自拟题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尼克松访华进行论述。(8分)
3、判断题 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下图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4、判断题 下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B.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C.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D.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
5、判断题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破坏了工农联盟
D.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