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 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
C.深圳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D.深圳成为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2、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摘要:
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
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都成问题,体制束缚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干部都不敢讲真话,口号上喊“人民公社年年好”,其实生产力却是年年大倒退,农民怨声载道。
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包产到户的阻力很大吗?
亲历者:农民们走出了这一步,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有一位老同志干脆直说:“这是胡闹!”?
(1)据上述材料概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2分)
材料二 下图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开会,决定分田单干,写下保证书并签字画押。保证书的主要内容是:

他们保证完成向国家上缴的公粮和统购粮;若队干部因包产到户坐牢,他们保证把队干部的孩子养到18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材
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
年份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还贷款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19户 110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
|
1979年
| 20户 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800元
| 30000斤
|
(3)材料三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5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
述材料,简析小岗村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2分)
3、判断题 下列是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解读两幅图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图一 1966年哈尔滨学生在广场游行?图二 1984年北大学生在国庆游行
A.工作中心都已发生转移
B.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重大突破
C.民主与法制建设尚待确立
D.两大思想理论体系受到真诚拥护
4、判断题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A.改革开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南方谈话”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5、判断题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及时真实地向中国老百姓讲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向世界传递了伟人的声音。下列表述与其精神相一致有
①“重启中国改革列车”?②“南海边的伟大诗篇”
③“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④“开启国企改革大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