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片资料能够真实地再现历史。观察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圆明园远赢观残迹
图二 黄海激战

图三 美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御座上
(1)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次侵华战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三次侵华战争,列强分别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主要条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指出这些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
(3)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
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当时走城市中心说失败后,根据当时的形势共产党可以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实现自己力量的积攒,这是最主要的依据,ABD不是主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由于日本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事实,在曾被日本长期侵略过的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引起了新一轮全面“抗日”,这表明
[? ]
A、国家力量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B、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
C、各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日本右翼的极端行为必将受世人唾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
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从而把中国带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促进中国工业化上起了积极作用。
(2 )戊戌变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宪制,虽然失败了,但它是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主权在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对比的方式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注重机器生产的作用。戊戌变法注重注重上的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则强调主权在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材料二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帝逊位诏书》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并分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
参考答案:(1)根本区别: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
(2)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承认。
(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
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
答案2:不同意。《清帝逊位诏书》是形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区别”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建立的政治体制等方面来分析。“原因”从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因素、思想因素、阶级基础等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另外结合所学可知,《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承认。第(3)问可以任选一个观点回答。同意观点可以从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不同意可以从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的角度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