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出自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的“越级”通电,说明吴佩孚赞扬学生的爱国行为。但当时吴佩孚只是一位将领,其态度并不能代表北洋军阀,故A项不符合材料及史实;C、D材料不能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许多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俄罗斯和日本等国还向中国汶川地区首次派出了救援队,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但在近代史上列强却是以侵略者的形象出现的,他们首次把侵略势力扩展到这一地区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日本全面侵华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5年8月,著名诗人萧三在《延安狂欢夜》中写道:“延河两岸岗山,野火漫天通红……人们只是叫,只是跳,只是笑……”人们“狂欢”主要是因为
A.近代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少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
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有相当数量的红军”进行判断,可知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与中共相关的革命军队北伐时称“国民革命军”,抗战时称“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称“人民解放军”,故排除A、C、D三项。因此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