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革命纲领,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
2、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新式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扩大。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19世纪末中国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因素,(3分)并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2分)
(2)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6分)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7分)
3、判断题 爱因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初,曾两次途经上海,总共停留不到3天时间,却对上海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日记中写道:“(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欧洲人成了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材料中“近年来的革命事件”是指
[?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4、判断题 下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5、判断题 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包括
①和平民主建国?②社会主义革命?③改组国民政府?④军队国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