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分)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4分)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2分)此事有何重大意义?(4分)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参考答案:(1)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活动:参加日内瓦会议(2分)万隆会议。(2分);(2)原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重大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4分);重大成就:中美关系缓和及中日邦交正常化。(2分)
本题解析:(1) 从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强弱,不论其制度,可以和平共处。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等描述,应该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小问可依据史实回答,如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等。(2)此问主要联系教材所学,其大笑的原因是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回答意义可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等方面考虑。第二年即1972年取得的成就包括中日邦交正常化等。
点评:此题以现代中国的外交为核心,考查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等,既有史实的考查,也包括分析概况等能力方面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因特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一切活动
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对欧盟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美国力促西欧联合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发端来看,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是法德的和解。因此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
材料二?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4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政策: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主要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3分)
主要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1分)
(2)进展:突破了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或在生产队领导下可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2分)
不足:只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推广包产到户;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或包产到户仍受姓“社”姓“资”的束缚)。(2分)
(3)意图:解决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推动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正确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分)
认识: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关键把握生产队作为一个最基层生产经营主体,它具有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拥有主要生产资料归,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上述实际是八字方针中调整的内容,给予生产队的自主权,恢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进展表现在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进一步下放,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从材料二可知,受思想认识的限制,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不足,推广包产到户地区的限,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心存疑虑。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三可分析出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解决原体制的弊端,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的对比,说明既要注重调整经济体制使之适应生产力的水平,也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发生的重要战役
参考答案:美国:萨拉托加战役和约克镇战役;英国: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法国:滑铁卢战役和莱比锡战役;中国的武昌起义等(列举其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战役也可)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归纳的基础上,全面、完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