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夺取政权。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A.临时政府通知危机加深
B.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变化
C.七月流血事件
D.三年国内战争的爆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七月流血事件使布尔什维克党认识到和平夺权不可能。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我们用理论观点对材料中的变化进行正确认识,这个变化反映了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AD项说法本身错误;十月革命前,俄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革命的爆发有其必然性,所以“早产”之说是错误的;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国情,同时本身也是不断的发展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的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社会主义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表明列宁此时反对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AD都注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与题干不符;C是关于土地分配问题,也不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通过军事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否认商品贸易,因此选B.?
点评:在整个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通过采用带有军事性质的手段,使苏维埃俄国迅速形成了严格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战争结束后,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和平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不适应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并引起了社会动荡,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