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从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西伯 ?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在 ?这些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1960年前,全国粮 ?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1/3是新垦地提供的。但到 20世纪60年代末,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许多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对上述材料看法正确的有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采用了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办法?
②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态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③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到了苏联农业改革的根源?
④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2: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3:(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列宁“用冲动的办法”是指什么?“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又是指什么?
?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
(3)材料3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
?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以从以上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
3、选择题 苏俄新经济政策 , 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 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C.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力图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
4、判断题 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5、判断题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