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最有可能的回答是?
[? ]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 ]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抑、扼杀了人性
D.二者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 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材料二 宋代,学生入官学要受籍贯限制,而书院没有这一约束,学生可以越出本籍自由择师。书院允许学生中途转换教师。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四大书院是以理学家及心学家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他们一致反对以追逐科举及第为直接目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人的德性。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书院提供充分的书籍条件。教师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读书和研究学问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采用答疑方式。宋代问世的“语录”,多半是师生之间质疑或解答问题的记录,是研究各个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间亦讲学,事先均备有“讲义”。书院倡导学生、师生、师友之间开展学术争辩,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彼此情谊。
请回答:
(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江南是明清中国科举应试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科举功名之盛,甲于天下,但是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科技人才最多的地区,明清江南虽然为功名而苦读者数量众多,但是从明清史籍中可见到更多的人读书并不是为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他们所受的教育以识字教育及计算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方式上也并非与科举应试教育一样,而是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方法。……迟至明朝后期,即使是在科举成功的人士中,也有许多人努力学习各种实用知识,以致明清江南科技人才辈出,数量为全国之冠。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突破了蔑视“蛮夷”的传统的自大心理,对此时期传入的西洋科技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反应,徐光启就是其杰出代表。
(2) 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共同特点:官学与私学并行;儒家思想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为封建政治服务;为后代教育奠基;书院优点:打破地域限制,入学条件宽松;重在培养品德;教学方法自由,立足自学、质疑,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带动学术发展传播;尊师爱生,师生关系融洽。
(2)科举应试教育以儒经理学为教材、八股文写作为重点;变化原因是明清强化统治,八股取士。实用教育得到发展,面向大众;内容为基本读写算,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变化原因: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对劳动力要求提高;经济繁荣,为教育、读书奠定物质基础;“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推动;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传统科技如珠算发展;科举竞争激烈,读书人转向实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