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刘公连仁祭》中写到:“平民刘公,在乡农耕,祸从天降,被抓劳工。在高密,逃跑未成遭痛打。经青岛,轮船押运北海道。……终日挖煤,劳动繁重。……穴居林中,苦苦挣扎,十三暑寒”。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侵华日军的罪行
B.军阀混战下的民生
C.国共内战的影响
D.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从材料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可知“刘公”在家乡被抓,历经“高密、青岛”被轮船押运至“北海道”,从而得出这一事件和日本侵华相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 ]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位外国记者在抗战时期某次大捷后写到“这次大捷是值得纪念的,这有许多理由。它是华北、上海和南京沦陷以后,中国在正面战场上从敌人手中收复的第一个城镇。”这次大捷是指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还是口头叙说的资料,凡是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由同时代人或距离那个时代比较接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我们称它为第一手资料;而后人的有关说法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9分)
请根据上述标准,标出以下四则材料所属资料的类别,然后说明理由。
第一类: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第二类: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材料一:汉朝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为后人提供的许多关于黄帝、大禹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本法西斯分子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李秀英是当时对日本军人进行抗暴后幸存下来的中国女性。几十年来李秀英一直用自己脸上的伤痕控诉着日军的暴行,最近江苏省已将这一段史实编入了小学教材。
材料三:2004年12月28日,陕西省提供的《周秦汉唐文物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次大展向我们展示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大量宝藏遗珍。?
⑴材料一:?资料,第?手资料,理由:
⑵材料二:?资料,第?手资料,理由:
⑶材料三:?资料,第?手资料,理由:
参考答案:⑴文献资料,第二手资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传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但是黄帝和大禹的年代没有文字,司马迁与他们也不是同时代人,关于当时的情景也是一代一代留下来的传说而已。(3分)⑵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通过南京大屠杀当事人受害者亲自口述而公诸于世的。(3分)⑶实物资料,第一手资料;这些出土文物都是那个年代创制的实物,能真实反映当时社会风貌。(3分)
本题解析:第一手资料就是原来的或该事件(或活动)的首次记录,是事件的实际目击者或参与者所经历的。也就是直接调查获得的资料,如用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所获得的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都属于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是至少一次以上被援引的关于该事件的叙述,是指借用他人的经验或者成果,由他人之口将信息传承下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