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1935年2月)的写作背景是
A.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
B.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重大军事行动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党中央和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此诗所写的就是当年2月26日红军先锐重占娄山关后,毛主席及中央领导机关跟进途中经过娄山关时的情景。
点评:关于遵义会议,高考考查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作用,说明其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位。(2)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左”倾错误,并没有纠正思想的“左”错误,延安整风期间才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内容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应。在近代一个时期里出现了以下对联,“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雪。” “四金刚捧日,的是可杀;众商行罢市,尤须坚持。”“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卖国鹿獐螬。”这个历史时期应是(?)
A.鸦片战争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学生含冤、商行罢市、卖国鹿獐螬可以判断出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 ]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内容中,不能体现中华民国国家性质的是( )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国家性质即国体。C项体现的是责任内阁制,这是政体形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1月太平天国答英国海军照会: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贵我两国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犹如一家。……自当各守天数,权衡双方之缓急,而不可损人以利己。 —一伶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三 吾国现势,非致力对外之时,故宜维持列国对我素持之主义,使之相承不变,而得专心一意于内政之整理。 ——《宋教仁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对外愿望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相信列强“中立”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三宋教仁主张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宗教信仰一致。(2)认为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列强不会干涉。(3)两者都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看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4)维持列强在华现状,承认列强在华取得的特权。
本题解析:(1)问抓住材料“贵我两国……为宗教之本源”一句理解回答。 (2)问抓住“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一句理解回答。(3)问的共同点应从对帝国主义态度方面回答。实质问题是指帝国主义的本质问题。(4)问的实质以“维持”“相承”字眼概括出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