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积点。……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环境。”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条件
B.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C.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明清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虽分析了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却是为了论证明清社会经济未发展到近代工业文明阶段的原因,排除C、D两项。故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白银帝国》是一部反映晋商的历史影片,展现了明末清初康家票号“天成元”的兴衰故事。下列有关晋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晋商指山西商帮,是建立在亲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
B.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
C.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甚至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
D.晋商依附于农业文明,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几年我国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对深藏于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进行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是瓷器,下列判断绝对正确的是
A.当时瓷器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B.该船只未使用指南针导航
C.有用作西餐餐具的瓷器
D.瓷器全部是官营手工业产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海一号”是我国南宋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运送瓷器的一艘船舶,因为失事而沉没于海中,而瓷器在唐朝就成为中化文明的象征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关于南朝元嘉之治的材料(元嘉为宋文帝年号,即424-453年):
材料一?史臣曰:“江南之为国盛矣。……至于外奉贡赋,内充府实,止于荆扬二州。自汉代以来,民户凋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郊,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至元嘉末,三十余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民庶繁息,至余粮栖亩(田中余粮未收完——粮食太多)。户不夜闭,盖东西之极盛也。……”
材料二?“荆城跨南土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盈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经税横赋(经常的税收和额外的调发)之资,养生送死之具,莫不出于此。……常平(谷贱收进,谷贵出售,平抑粮价)之议,行于汉世。元嘉十三年,东土潦浸,民命棘(困难)矣,太祖(宋文帝)省费减用,开仓禀以赈之,病而不凶,盖此力也。”
——均摘自《宋书·孔季恭等传》
材料三 ?高祖(刘裕)起自匹庶,知民事之艰难。……播兹宽简,虽所未暇,而绌华屏欲,以俭抑身,左右无幸竭之私,闺房无太绮之饰,故能戎车岁驾,邦畿不扰。……六戎薄伐,役不及民,方内无事。三十年间,民庶繁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逐)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摘自《宋书·良吏传序》
请回答:
(1)据材料概述元嘉盛世局面的表现。(2分)
(2)据材料分析元嘉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3分)
(3)元嘉盛世局面的出现表明经济格局正在发生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4)谈谈你对元嘉盛世这一现象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⑴物产丰盈;粮食充足;人口增殖;百姓歌舞升平,安居乐业。(2分)
⑵统治者采取了轻徭薄赋,平抑物价,救济灾民的措施;社会安定;土地肥沃。(3分)
⑶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2分)
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技术。
南方民族融合加强,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统治者推行了奖励耕织,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4分)
⑷①统治者采取正确的统治政策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②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
③封建盛世是建立在统治者对人民剥削基础上的。
④材料中的盛世景象是封建史家的溢美之辞。(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关注城市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有关城市化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鼓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供事,既无空虚之屋。”
——(宋)吴自牧《梦梁录》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在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中有哪些新变化。(2分)
材料二?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2)上表中反映19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发生了怎样的流向?(2分)请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
材料三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不断加快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2分)
材料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又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郊区化或反城市化。其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很多的工业企业也纷纷离开城市,向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言献策?(2分)
参考答案:(1)新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布局中的市坊界限被打破;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与夜市昼夜相连。(2分)
(2)流向:从农村大量流入城市。(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
(3)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2分)
(4)建言献策:城市化进程要适度,不可冒进;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等等(2分,本题为开放式问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