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元代学者”这一信息。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其体现的是心学的思想,排除AB,但王阳明生活于明代,排除D。只能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参考答案:信息一:都体现出尊重知识(或尊重教育或教育发达)的特点。(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信息的获取,可将中西方的教育进行教育,可从教育的内容、目的、作用以及特点等方面去比较,说明从原因、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在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其它主张如反对宋明理学、主张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等也需要掌握。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故选A。BCD皆为宋明理学的主张。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顾炎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强调人的主体作用;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也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所以本题选A,B中国没有教权的束缚;C王阳明是对正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王阳明心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能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1929至1933年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