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监管人员)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B.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可以看出对官营手工业工匠工作的管理相当严苛。故选D。A项不符合史实,从商周时期既已出现;B项说的是民间手工业、C 项说的是经济政策,均与题干无关。
点评: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工匠受到严格的管理,质量高,但是不进入市场;私营手工业进入市场,在明代后期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阅读题干,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从材料中得出;陆羽指的是在泡茶上青瓷比白瓷好,而非质量上青瓷比白瓷好,所以④唐朝时期白瓷质量不如青瓷,说法是错误的,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兴起较早,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长期存在多种经营形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某些部门在明清时出现手工工场。
(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有不少手工业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移到南方。
(6)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受农业制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家庭手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户的一种副业
B.产品主要供自己使用和缴纳赋税
C.剩余部分拿到市场销售
D.在自然经济时代的手工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馆藏数以万计的中国陶瓷,包括晋代越窑、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时期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精品。由此可以推断
A.从晋代起,中美就有了陶瓷贸易
B.上述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来的
C.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D.中国陶瓷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包括晋代越窑、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时期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精品”该地馆藏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种类丰富、年代悠久。ABD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雷,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可知
①唐朝形成青、白两大制瓷系统②作者相对推崇越州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唐朝时期白瓷产量不如青瓷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