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以来,尤其自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哪些自然科学研究对材料二中图2、3的科技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科技发明利用的能源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技发明的共同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相对论。
(2)变化:蒸汽机、电能、核能。
(3)评价: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社会问题。启示:重视科技创新;注意保护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材料中的话体现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是牛顿,因此选A项。
点评:牛顿力学把自然界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为印于868年的《金刚经》(部分)。它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印刷时
间的雕版经卷。11世纪,我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8分
参考答案:佛教等宗教的盛行、科举制的实行、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印刷品的需求增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的理解。①《金刚经》是精美的佛经可以概括出:佛教等宗教的盛行。②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作为储存和记录文化的载体——印刷技术的发展。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的频繁,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A说法错误,公元前后西方科技略微领先中国,B说法正确,15世纪后中国科技开始衰落而西方科技迅速发展,C说法错误,15世纪前后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顶峰,D错误,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呈下降趋势,故答案选B。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