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六)
2017-08-22 04:44: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反映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征是( )
 A.分权制衡 B.皇权至上 C.世卿世禄 D.地方分权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其中以皇帝制为核心,其突出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图示揭示了这一特点,皇帝高高在上,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内阁制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 丞相、御史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成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他如议。”制日:“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见下图。
 (1)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建立了怎样的官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秦统一六国。由来: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目的:显示功绩,确立至尊地位。 (2)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特征:中央集权;郡县主要长官皆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各级官职有明确分工,且相互配合与牵制。 (3)他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1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图2《秦朝疆域图》?图3《元朝行省图》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故B项正确;西周是奴隶社会,故C项错误;秦朝和元朝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