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思想最有可能出现于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实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A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其著作《海国图志》是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与题干不符。CD分别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应排除。故正确的选项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开始由地主阶级发起领导,资产阶级逐渐取而代之,掌握了近代化的领导权
B.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
C.经历了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历程,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近代工业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劳动力市场 ②商品市场 ③资本原始积累?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阅读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不断高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属于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D不对,是指1914——1918年一战期间; C符合题意,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显著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点评: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时间:(1927~1936年);
(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民国建立后,民族工业获得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下图反映了这次发展的一些特点,其中不包括:

[? ]
A.轻工业发展特别明显
B.工业分布仍然东西不均衡
C.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发展的中心
D.中西部的广阔市场是发展的动力之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