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三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3、判断题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4、判断题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近代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天津机器局
D.日清公司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