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辛亥革命探究(14分)
材料一?“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结合,夺取了清廷在重庆的地方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辛亥革命可谓“一次成功,兵不血刃”。 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这次“微流血”革命。(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材料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回顾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辛亥革命“微流血”的内涵与原因。(4分)
(2)徐中约指出的问题在民国初年有什么表现?你认为这一问题的产生与辛亥年“微流血”革命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4分)
(3)根据材料三,从革命党人的角度,孙中山在哪几个方面分析了1912年“让渡政权于袁世凯”的原因。(6分)
2、判断题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
③统一中国?④实现共产主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写了一幅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联首联尾和对联中作者的看法,此时
[? ]
A.《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B.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C.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D.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5、判断题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资本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商品输出的要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