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最早提出“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置领事馆”这一条款来源于: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19世纪对外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主要不同在于
[? ]
A.是否向所有国家开放
B.是否以主权不受侵犯为前提
C.是否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D.是否只是部分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抗日战争期间,以下最能体现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的典范,其他战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进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失此不图,将成大乱。”(《凇沪护军使.卢永祥电》)材料中“沪上风潮”指什么?(?)
A.北京的三罢斗争
B.上海为支援北京学生出现的罢工斗争
C.上海为支援北京学生出现的罢市斗争
D.上海为支援北京学生出现的三罢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同盟罢工”等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事件是五四运动中上海各界举行的“三罢”斗争。故选D。
点评: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